聯系人:劉小姐,李小姐,王小姐
Tel:010-62000662,62051209
Fax:010-82036512
Mobile:13701081790
Email:bjqingda@126.com
Web:www.tsingtek.com
QQ:453189731
微信:13701081790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花園東路32號花園公寓A402室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迎來建院十周年
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迎來建院十周年
---------轉載自 中國OLED網
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10日舉行建院十周年紀念活動。當天,24位兩院院士在蘇大總結研究院發展成果與經驗,探討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學科發展建設。
據介紹,從2007年開始,蘇州大學就提出“學術大師+**團隊”的人才發展模式。2008年李述湯院士加盟蘇大后,牽頭組建了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。2011年,以研究院為基礎創建的“納米科學技術學院”入選教育部首批17所國家“試點學院”。2013年,以研究院為基礎建設的“蘇州納米科技協同**中心”入選教育部首批協同**中心。
“李院士選擇加盟蘇州大學是明智的,對蘇州和蘇州大學來說也是幸運的。”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夏冰十年前見證了研究院的發展起步,十年后他欣喜地看到研究院取得了豐碩成果。
十年來,研究院依托蘇州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平臺優勢,深耕區域沃土,不斷改革**,在人才培養、師資建設、科學研究、學科建設,協同**、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。
目前,研究院已擁有一支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,30余人獲批***人才項目。據統計,這支科研團隊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368項,總經費超過5.7億元,4人入選全球“高被引科學家”名錄。
培養拔尖**人才不僅需要**的師資,更需要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。2017年,研究院教科融合、學科融合、國際融合的“三融合”培養模式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,為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2012屆博士生程亮于2017年入選全球“高被引科學家”名錄,袁建宇、汪超分別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**獎,劉娟博士以**作者在《科學》雜志上發表論文,介紹團隊研制的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劑,成果入選2015年****科研進展。
“人才高地”更帶動“學科高峰”。目前,蘇州大學的化學、材料科學、臨床醫學、物理學、工程學、藥學與毒理學、生物學與生物化學、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、分子生物與遺傳學9個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%。其中化學、材料科學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‰。2017年,蘇大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學科入選國家“雙**”建設學科名單。
在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學科建設討論會上,與會院士在總結發展經驗的同時,也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。“產學研用”協同**被多次提及,研究院的科研轉化成果“有機白光照明技術”獲得贊賞。
“在OLED研究領域,我們已經走上了養上等‘土雞’(設備)、喂上等‘土飼料’(材料)、生上等‘土雞蛋’(燈具制備)的**產業一體化實踐道路。”研究院廖良生教授在會上介紹了團隊的研究成果。前不久,在2018年江蘇省高校協同**計劃推進會上,科研團隊已與企業正式簽約,合作研發旨在打破國外技術壟斷OLED照明生產示范線。在應用基礎研究走向產業化的道路上,這個項目成為研究院發展的標志性成果之一。
除了在國內協同**取得一定成果,目前,研究院也與15個國家、32家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的合作關系,利用高等學校學科**引智基地、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平臺,加強國際協同,著力推行“有名科學家國際實驗室”計劃,組建了四個國際實驗室,提升研究院科研與人才培養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