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人:劉小姐,李小姐,王小姐
Tel:010-62000662,62051209
Fax:010-82036512
Mobile:13701081790
Email:bjqingda@126.com
Web:www.tsingtek.com
QQ:453189731
微信:13701081790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花園東路32號花園公寓A402室LG發力其潛力業務
LG發力其潛力業務
近期可以看出LG正發力潛力業務,例如可以與三星掰掰手腕的OLED面板。LG如若真能投入在OLED面板方面,爭奪更多OLED面板的市場份額,丟棄手機業務也不是大問題。
隨著5G技術商用的成熟,5G智能手機全球市場群雄割據,國內手機廠商奮起直追,稍不留神誰都可能有掉隊的風險。曾以“巧克力”、“冰淇淋”系列在市場大放異彩的LG,在智能手機部門經歷長期虧損之后,此前不斷傳出關停或是出售手機部門的消息。終于在3月23日這天,韓媒《東亞日報》丟出重磅消息,稱LG即將決定要關閉智能手機部門,退出手機市場。
LG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來接手自己的手機業務,無奈之下或許只能關停。曾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制造商,在手機行業有資格躋身于**梯隊的手機老牌兒,怎得如今輸得一敗涂地、鎩羽而歸?
業務失利,放棄掙扎
LG的移動部門長期虧損,一度靠著公司其他部門的營收養活。從LG公布的2017年財報來看,LG電子當年的利潤和營收都呈現出大幅度增長的態勢,但主要得益于其他部門業務;而LG移動業務自2015年二季度以來已連續23個季度出現虧損,截至去年第四季度,該部門累計虧損額高達5萬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293億元)。與之處境相似的索尼手機一樣前途未卜。
關閉手機業務來減少虧損似乎是LG*好的退路。LG的內部重組計劃目前似乎已經完成,據悉內部討論將傾向于完全關閉手機業務。LG不是沒有考慮過出售,LG電子智能手機業務在韓國和北美尚有市場,但份額極少,因此很難找到買主以高價接盤。LG曾與越南*大民營企業Vingroup兩家廠商商談出售智能手機部門事宜,但這兩項交易談判均已破裂。賣不出去,LG可能因此決定關閉整個智能手機業務,據報道,LG可*快在4月初與員工分享其對該業務命運的決定。
LG對未來智能手機的所有許諾,現也已遙遙無望。《東亞日報》指出,目前LG已經冷凍了所有上半年預計推出的智能手機款式。LG的首款卷軸屏概念手機LG Rollable本預計在今年上市發售,而這一計劃連同今年3月計劃推出的戰略性智能手機Rainbow一同被擱置。LG手機的節節敗退令人唏噓。
與LG宣布關停智能手機業務的消息幾乎同一時段,小米預熱春季新品發布會,宣傳主題為“生生不息”,官微文案暗示發布會上除了小米11兩款新機型外,可能官宣新的信息,這里猜測不排除是此前熱度非常高的小米汽車計劃。
真是悲喜不相通,LG手機業務如今的窘境可以說和我國手機廠商緊密相關。過去幾年年中,中國手機品牌在全球范圍內高速增長搶奪份額。在國內手機廠商的步步驅逐下,到2018年,LG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。LG手機的危機便是從這兒開始。
LG手機業務的失敗歸根在未能及時應對新技術商用的消費市場。5G網絡在全球遍地開花,AI等新技術涌入時代,而LG手機業務*輝煌的時候卻是停滯在功能機時代,從智能手機時代開始便活在三星的陰影之下。不用說近年國產手機小米、OV等強勢進入,連三星都站不穩,產品力和價格都不占優勢的LG更是“查無此人”。現今全球智能手機的格局已定,三星、蘋果以及眾國產面對新技術變量的加入,無人敢掉隊,LG現在真的是打不動了。到了2021年,市場的格局又發生了一些變化,但LG的手機業務并沒有回暖態勢,*終土崩瓦解。
LG關閉手機業務,在韓國本土市場LG空出來的份額基本上全部會被三星吃掉,在北美市場LG空出來的份額也會如此。這就是LG這個曾經巨頭的隕落,可以看出來固步自封是有多么的危險。
老將不死,薪火相傳
LG美國公共關系負責人Michelle Leff Mermelstein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表示:鑒于我們的移動業務面臨不利因素,LG正在探索各種選擇。在放棄手機業務之后,LG能夠騰出更多精力探索更合適自己的道路,從而使未來的路更加順暢。LG其他業務的表現如何,未來之路是否真能順暢?
LG 的事業分為四大領域:化學與能源、電子與通訊、金融及服務業。做為四大領域之一的LG電子仍有表現不錯的業務。近期可以看出LG 正發力潛力業務,例如可以與三星掰掰手腕的OLED面板。近期有消息稱LG的OLED面板將在2022年提供給蘋果,目前LG也已經增加了Apple Line生產線的生產,畢竟LG與蘋果這一對合作伙伴一直交好。這可能可以解救此前因OLED面板供應問題陷入停產疑云的蘋果,對LG來講更是一個機會。LG如若真能投入在OLED面板方面,爭奪更多OLED面板的市場份額,丟棄手機業務也不是大問題。
另外,在6G網絡技術方面,LG近期也有積極布局。LG與是德科技(Keysight)以及韓國科學技術學院(KAIST)三方也已簽訂合作協議,著力在開發與太赫茲相關技術。
此處再提一下LG化學的電池業務,近日因合作方——現代汽車的自燃問題而陷入輿論,技術方面又被國產4680圓柱電池超車,內憂外患,不好說以后是否同樣面臨被市場驅逐的命運。
放棄手機業務是LG的無奈之選,但這使得LG專注更有潛力的業務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