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人:劉小姐,李小姐,王小姐
Tel:010-62000662,62051209
Fax:010-82036512
Mobile:13701081790
Email:bjqingda@126.com
Web:www.tsingtek.com
QQ:453189731
微信:13701081790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花園東路32號花園公寓A402室夢幻顯示OLED顯示將成為**顯示技術
夢幻顯示OLED顯示將成為**顯示技術
多年前,科學家便預測,傳統液晶電視顏色會更鮮艷、體積更輕薄、更省電,未來還具備可像壁紙般隨處折、卷、貼、掛的夢幻顯示技術“OLED”(有機發光二極體),將取代液晶,成為**顯示技術。
現在,這個時間點快到了。
世界*大的液晶供應商、德國默克集團性能材料業務全球總裁葛華德接受《天下》訪問時表示,現在全球**生產大尺寸OLED的面板廠LG顯示(LG Display),正測試兩臺東京威力科創(TEL)的大型噴墨機臺。
這代表業界期望已久的噴墨印刷制程將邁向商用化,“這會是很大、很大的突破,全世界都注視著,”葛華德說。
夢幻顯示OLED顯示將成為**顯示技術——噴墨印刷制程是關鍵
LG是當前全球**有能力量產OLED電視面板的廠商。該公司11月在美國宣布OLED電視大減價,降幅接近一半的55吋機種,現在一臺只要1千8百美元(約5.9萬臺幣)。
雖然這價錢仍是同級液晶機種的兩倍,但已屬于一般家庭可負擔的范疇─形同宣告OLED普及時代已悄悄到來。
一旦噴墨印刷制程(inkjet OLED printing)成功量產,OLED生產成本更可望大幅下降。
當前OLED生產采真空蒸鍍法,在玻璃基板上鍍上材料,成本高昂且程序復雜。噴墨印刷法則直接在基板噴灑有機材料,生產速度更快,成本更低廉。
葛華德表示,印刷技術一旦成功,各大科技品牌廠對OLED的觀望心態就會驟變,“這點我很確定,他們會跳上這艘船?!?
話又說回來,默克集團身為液晶技術***,目前在液晶面板的市占率超過五成,可說財源滾滾。它為何要對敵對技術陣營喝采呢?
原來這家典型的德國“隱形**”,早在十多年前就警覺到OLED的潛在威脅,并決定大膽擁抱這個顛覆型技術。而讓葛華德更得意的是,默克在兩三年前做了正確決定─押寶印刷制程,與精工愛普生合作研發OLED“噴墨墨水”。
因此,一旦OLED印刷制程躍為主流,默克仍可望成為這個新興顯示技術的主要材料供應商。
“說實話,我真的不知道10年之后,OLED跟液晶顯示哪個技術會勝出,但如果我們在兩個領域都是**名,我就不需要搞清楚哪個會贏,”葛華德輕松地攤著雙手說。
他認為,至少在5年內,OLED還不會取代液晶顯示。部份原因,是液晶陣營的性能一直在改良、提升。
例如,蘋果主導的“in–cell”超薄觸控技術,讓iPhone 6S甚至還比采用自家OLED螢幕的三星Galaxy輕薄。*新應用在電視上的量子點技術,也讓中國康佳液晶電視的畫質鮮艷度,一舉趕上LG的OLED電視。
夢幻顯示OLED顯示將成為**顯示技術——夠軟,才有優勢
也因此,“OLED*大優勢,就剩下flexible(軟性)了,”默克臺灣區董事長謝志宏說。
今年三星*令人眼睛一亮的產品Galaxy S6 edge,側邊的曲面螢幕,便屬于軟性OLED顯示的入門應用。接下來,三星、LG希望商業化的,則是像書本一樣,可反覆折疊的真正軟性螢幕。
謝志宏表示,有聽到風聲,競爭激烈的韓國雙雄,可能在明年推出配備軟性螢幕的行動產品。例如,曲面螢幕圍繞手腕的全新概念“智慧表”;以及折疊起來是手機大小,打開變成平板電腦的**“平板手機”。
投身軟性OLED研究多年的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則表示,據他了解,韓廠測試中的軟性顯示機種,反覆折疊兩千多次就會破損,遠達不到可上市銷售標準。 “可能還要三年時間,”程章林說。
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在十一月底的報導指出,iPhone螢幕供應商LG和三星,正積極說服蘋果,在2018年款的iPhone改采軟性OLED螢幕。
而且,LG顯示*近宣布將在18年前追加投資超過10兆韓元(約2千8百億臺幣)在OLED領域,其中1兆韓元用來擴建一個軟性OLED產線,預計17年上半投產。這條產線,可能是用來供應蘋果。
依照過去經驗,蘋果何時采用新技術,往往便是該技術邁向主流的轉折點?,F在看來,這個轉折點已經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