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人:劉小姐,李小姐,王小姐
Tel:010-62000662,62051209
Fax:010-82036512
Mobile:13701081790
Email:bjqingda@126.com
Web:www.tsingtek.com
QQ:453189731
微信:13701081790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花園東路32號花園公寓A402室國產品牌發力 OLED步入快速發展軌道
國產品牌發力 OLED步入快速發展軌道
2015年,OLED的崛起速度令整個顯示行業為之矚目,OLED也徹底改變了LCD時代的背光式顯示技術。有數據表明,隨著產業鏈逐步完善,2016年OLED市場份額在整個彩電市場容量上還將迅速提升,品牌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邁向更高精尖的戰場。
優勢盡顯 OLED將成行業領頭羊
毫無疑問,OLED是目前*先進的顯示技術,自發光帶來**的黑色,并能呈現*佳視角,從任何角度都能看到**的自然色彩。此外,OLED擁有*佳 反應速度,任何超高速視頻都能被毫無殘留影像地清楚播放。因為去掉了背光源,OLED還可以實現卷曲、折疊、雙面等多種物理形態顯示。據了解,LCD經過 了10年的經驗總結,才將55英寸全高清(FHD)面板的生產良品率提高到80%,而相同進程的OLED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便已完成,這也是2015年 OLED有機電視顯示屏出貨量達到40萬片,較2014年成長4倍的重要因素。另外,還有消息稱,OLED面板的良品率與初期相比有了大幅改善,據悉今年 年底將達到85%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,OLED有機電視的價格已經因為良品率的提升,達到了越來越親民的價格區間。
由于OLED顯示技術具備著深厚的發展潛力,在逐步完善的同時未來將與更多的先進技術結合,推動整個電視行業向前邁進。據行業人士預測,2015年 全球OLED有機電視銷量將達45萬臺,2017年將達600萬臺,到2020年將突破1000萬臺大關,這也是目前國內外彩電廠商爭相追逐OLED的原 因,不難預測,未來OLED將成為彩電消費市場的主流**產品。
國產廠商入局 加速OLED普及
還記得當LG出產了**臺55英寸OLED電視,剛發售時的售價將近10萬元人民幣,既便是之后LG將OLED電視大幅下調至2萬元區間,相比同尺 寸的液晶電視,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依然難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。然而,隨著國產廠商的不斷涌入,成為拉低OLED電視高價格的主力軍。
如今,有著優良性能和優勢的OLED已經成為國產廠商市場爭奪戰的重要砝碼。創維、海爾、長虹等國產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OLED電視產品,而作為電 視行業占據**地位的創維,一直以來積極推廣和支持OLED,成為普及OLED電視陣營中的重要一員。早在2014年發布**款OLED曲面電視時,創維 就表示,戰略合作伙伴LGD的OLED面板良品率,在短時間內由*初的5%提升到了超過50%,讓OLED產品量產的速度提前了半年時間,而據去年LG Display OLED事業部對外透露的消息,FHD OLED電視面板良品率已達到80%以上,與LCD良品率持平。技術的成熟,成本的降低,*終的結果自然是使OLED電視的價格更加親民。
據悉,目前創維旗下55寸4K分辨率OLED電視現階段市場售價可以做到1.5萬元以下,吸引了不少**用戶。據陜西創維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,3·15期間對OLED電視進行全線優惠,而新品G6也對新老用戶大回饋,攪熱3月市場。
成立產業聯盟 推動行業快速發展
雖然面對早期OLED產品過高的價格門檻,不少廠商都把量子點技術乃至是激光電視作為LCD的下一步替代者,不過OLED在屏顯效果上的**表現, 依舊無法讓人忽視它在電視行業的優勢地位。而在去年9月,包括LG電子、國內電視機廠商創維、經銷商蘇寧、國美在內的近30家彩電業上下游產業鏈和研究機 構,共同成立“中國OLED顯示產業聯盟”,OLED市場呈現出“抱團”之勢。
另外,去年底,在深圳舉辦“OLED未來產品高峰論壇”上,創維宣布推出新一代結合HDR技術的OLED有機電視,讓人們看到HDR不僅可以延長普 通液晶電視的生命周期,也能讓OLED電視變得更優良。據奧維云網(AVC)數據顯示,2016年OLED TV增長速度將達到225%, 可以看出,OLED有機電視都盤活疲軟的顯示市場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。從技術形態上講,OLED有機電視從2K OLED、4KOLED到HDR OLED,在技術的多元化上正不斷拓展,為消費者帶來更多**潮流技術的**產品。據悉五一期間, OLED HDR新品電視即將上市,令人更加期待。隨著更多廠商加入以及產業鏈布局完善,OLED陣營的基礎愈加扎實,OLED的普及速度或許會更快。
目前中國已成全球彩電生產和銷售的**大國,隨著創維等中國領頭企業的大力推廣,OLED有機電視的價格將逐漸親民化,在OLED有機電視被消費者接受的同時,也代表電視行業將正式進入“OLED時代”。